后来的故事情节呢?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原本一直搞的读者寄信反馈没几个读者真的写信,结果第五期连载上没看到《西边太阳》信件忽的一下翻倍了,第一天十来封,第二天直接一百多封,第三天进二百多封。
编辑室的收发信件部门忙不过来。
原本每个月拢共能有百来读者来信,现在一天破了一个月的量。
打开信件,开头尊称问你好的,那是有礼貌的。
有的直接咒骂辱骂起来。
《西边太阳》典型的犯罪推理小说,最先拉拢住的是它最直观的受众群体,其次是被故事的精彩吸引住的读者,急切想要知道后续。
《小说故事会》的编辑没想到《西边太阳》无形中已经紧紧抓住一部分读者了。
“老板,老板,新一期的《小说故事会》来了吗?”初中学校里,隔着校门的学生朝着外面报停喊话。
没办法学校不让出去。
“老板,新一期的《小说故事会》来了吗?”几个大公鸭嗓子的男同学齐声冲着外面喊。
老板拿着新杂志,小跑着过来,“要几本?”
“一本。”
几个同学拼钱合伙买的,给钱拿书,等不及的拆开塑料封皮,结果打开怎么没有?
“《西边太阳》呢?怎么没了?”几个男同学呼呼一阵翻,
发现真没有,几个男学生气的骂人。
站在大门口,“老板,回来,回来,不卖了,退钱,退钱。”
校门口看大门的大爷端着杯子出来,望着几个学生,笑眯眯的说,“好几波了,什么西边东边太阳的。”
《小说故事会》的编辑们意识到一件事,《西边太阳》比他们预想的要火,这个现实在这期停载后爆发了。
收发室的信件雪花一样飞过来。
然后编辑室的座机一天到晚在响,早上上班翻看夜里都有打来的。
可第五期已经停载是事实。
而停载后,印刷厂那边过期杂志剩存量,尤其是《西边太阳》连载第一期开始那期,二次提货的书贩子多了。
整整半个月,编辑室电话响个不听,接起来,就是问,《西边太阳》为什么不连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