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徐兴文沉默的时间有些久,气氛陡然沉重下来,就在他察觉到有什么不对之际,徐兴文才开口:“……这件事你先不要管了,我自有安排,你先出去吧。”

房间太过昏暗,徐信南看不到他的表情,远远他俯身一拜,转身离开了书房。

就在他离开之后,徐兴文整个人像是断了线的提线木偶,往椅子上一摊,又恢复了之前“沉睡”的模样。

徐信南并没有如他所说的那样不再过问此事,反而开始主动询问同徐兴文一起办案的衙役们,连一丝一毫的细节都没有放过。

甚至收敛那位“目击证人”尸骨的仵作他也询问过,将整个案件的来龙去脉都了解了一遍。

徐信南大多数时间都在青云观,很少有时间了解案件,徐兴文上任的这些年来大大小小的案件他都不经常过问,只有徐兴文主动和他说起才会了解一二。

徐兴文沉迷修道,但也的的确确是个好官,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经手的这么多案件就没有一宗冤假错案,这才是他在伏临县名声十分不错的原因。

以前徐兴文两兄弟跟随他学习,后来他同青云观的青云子交好之后,徐兴文两兄弟就拜入了青云观,从此很少时间回家。

因为徐信南两兄弟自幼丧母,徐兴文也没有续弦,所以这两兄弟和他关系很不错,哪怕很少时间在家里,父子三人也会经常沟通。

所以此时徐兴文对徐信则失踪的不闻不问才显得十分异常。

想来徐信南也察觉到了他的不对劲,这才会忤逆他的命令。

徐信南将案件从头到尾捋了一遍,第一个孩童失踪是在一个月前,一个月来陆陆续续已经失踪了,整整八十个孩子。

伏临县面积不小,人口也很多,但失踪的八十个孩子全都是几岁的男孩,哪怕是人贩子拐卖也不会全挑男孩,这其中的意思就叫人耐人寻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