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算什么啊,我听到的,平安县县里开了几个什么厂子,你们知道吧,就他们县里,一半以上的妇人都去了那个厂里上工,据说人家一个月领的工钱,就够我们滋润过一年了。”
“呀,这么高的工钱,是只要女子吗,男子去行不行。”
“听说不行,你说的那个厂我知道,人家只要女的,那是个棉布厂,现在世面上最受欢迎的棉布就是那个厂做出来的。”
“棉布?是那个宫里的贵人都很喜欢的棉布吗?”
“就是那个,白净柔软,穿着冬暖夏凉,透气的很,最主要的是,价格实惠,咱们普通老百姓啊,也买得起,三百文就能买一整匹呢,只是因着如今数量有限,太过紧俏,外面的价格早就超过平安县的价了。”
“可不是,我这次来就是想买点棉布,北边现在一匹棉布能卖到六百文呢。”车上有商人开口。
同是商人的另外几人默默瞧了一眼开口的人,岂止六百文,他们出发的时候至少八百了,就这还要靠抢呢。
另外平安村生产的棉衣棉裤和棉鞋,他们运到北方,利润可不止翻倍,没有四倍五倍甚至十倍的利润,谁愿意大冷天跑去北方受冻。
听着车上一群人的谈话,上车后就安静的老妇人捅了捅自己儿子,眼神无比得意,听到没,这棉布如今可是俏得很,一匹卖到六百文呢。
老妇人儿子见到老娘的样子,也不敢多言,只默默抱紧了手中的篮子。
“可不止棉布,我听人说还有什么制衣厂,也快要建成了,要招人呢,待遇比棉布厂的人还要好。”
“还要好,那得多少钱啊!”
“要招人?那不知会不会招外县的。”
“那就没听说了,不过想来肯定是优先本地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