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路外戚是楚系外戚,领头人是秦庄襄王的养母、嫡母——华阳太后(楚国人)。华阳太后手底下有三位得力干将,一位是亲弟弟阳泉君,另两位分别是后来平定嫪毐叛乱的昌平君与昌文君。
第二路外戚是赵系外戚,领头人是秦王政的生母赵姬(赵国人)。赵姬手底下有两位得力干将,第一位是当朝丞相吕不韦,第二位是面首嫪毐。
第三路外戚是韩系外戚,领头人是秦庄襄王的生母夏太后(韩国人)。朝廷之中并没有比较显赫的大臣依附于夏太后,夏太后的手底下只有后宫中的韩夫人以及没有王位继承资格的韩夫人之子成蟜。
秦王政七年,夏太后过世,她这一支的权势基本上让赵太后夺走,秦国的政坛上只留下两股势力。
秦王政八年,始皇帝的弟弟长安君成蟜在攻打赵国的过程中突然背叛秦国投奔赵国。然后,赵太后的男宠嫪毐平定成蟜之乱,受封长信侯。
至此,而变成了秦国的朝堂格局已不是先前的三足鼎立,赵太后处于主导地位,华阳太后稍落下风;而赵太后这一支力量,起初核心是吕不韦,但随着嫪毐封侯后,也逐渐转变成以嫪毐为核心。
秦王政九年,始皇帝的生母赵太后的男宠嫪毐野心膨胀,得陇望蜀的他竟异想天开,千方百计招揽宾客。不仅使唤着上千的奴仆,而且公开招揽各国游士,门客谋士数量极其庞大,即便跟战国四公子相比,嫪毐也丝毫不逊色。
这一年,嫪毐同朝中要员秘密商议,竟然发动叛乱,最终被车裂而死兵,直接参与的二十几人被枭首,其他相关人员,夺爵迁徙到蜀地的就有四千多家。可见,这场叛乱的规模是极大的。
当然,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一件桃色事件,都说这是嫪毐想取代嬴政,立自己的孩子为王。
可问题是,嫪毐和赵太后的孩子根本没有秦国王室血统,这是赵太后在秦庄襄王死后多年又生的孩子,这孩子是绝不可能当上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