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知道,这个统一华夏的思想正是来源于儒家学派。在听了刘询“儒皮法骨,杂王霸而用之”的思想之后,他也曾收集儒家书籍,深入的解了一番。

在横扫八荒之后他也曾想过思想大一统,只是秦朝是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这一时期正是一个思想形成的时期,存在着很多派别的思想,分别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大的学派,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小派。

可在经过一番考量后,他并没有发现合适的思想学派,觉得还是法家最适用。

他估摸着,应当是到汉朝的时候,儒家将思想进行改编才形成了适合治国理政思想。

在他看来,目前的儒家思想虽有其长处,但若是作为治国理政的思想,则多有不足,还需多加改良才是。

正巧扶苏与儒家亲厚,始皇帝就将改良儒家思想的重任交给了他们。有了这一行为,说不得在大秦就能完成思想大一统。

想到这个情景,绕是始皇帝也不由得面露向往。

对于柳洹将汉武帝与自己并列这件事,始皇帝并没有感到意外。

因为他做到了疆域大一统,而这个汉武帝做到了思想大一统。可以说,是两人接力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

这一刻,他也终于明白了柳洹替刘季拖延时间的原由,有这么一个功盖千秋的后辈,是得给其几分面子。

他并没有因为汉武帝是刘季的后人而觉得心中担忧,愈发坚定诛杀刘氏之心。只是觉得这样的后辈属实难得。

瞧瞧,人家家的孩子隔着数十年都能领悟朕的思想,继承朕的未竟之功,可他的儿子们呢,竟没一个拿得出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