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把刘邦吓得不轻,都顾不上看盘点了,反而时不时的偷瞄吕雉的神色。

可与此同时,也有人提出了质疑:

赵祯:“可很多人都说是武则天导致疆土缩水,这……”

李隆基:“我可以作证,大家说的没错。我祖母的武功实在寒碜!”

啊,这?

亲孙子亲自下场辟谣?

可柳洹这个后世之人也没必要骗他们。

两人的话,到底孰真孰假?

唐朝以后的皇帝们立刻下令翻阅史书,势要查清楚此事。

这不仅是武则天的个人功业,更关系到每位皇帝的身后名。

他们今日敢污蔑武则天,来日必定也敢污蔑自己。

查阅史书后,大家发现了一些史书记载:

朱棣:“《资治通鉴·唐纪十九》中有载:(唐高宗永淳元年)春,二月,西突厥阿史那车薄帅十姓反。(注1)突厥造叛乱大唐疆域必然会受到影响,可这确实是唐高宗在位时的事……”

康熙:“还有还有,六月初三,突厥骨咄禄侵犯边境;九月,吐蕃侵犯柘州。可见,至少在唐高宗后期,各少数民族就屡次侵犯边疆、极不稳定了。”

赵匡胤:“唐高宗执政后期,后突厥就已经建立,中间还有两个皇帝,可很多人将唐高宗晚期的黑锅硬扣到武周时期,可谓是其心可诛。”

……

看了李隆基的话,柳洹也反驳道:

【“虽然不知道历代的史官如何记载,但是我们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初一下册中明确说明“武则天在位期间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请注意,这个“在位”指的是“居于君主的地位”,显然说的是武则天称帝自立的时期。

另外,《资治通鉴》中也记载,(公元六九二年)党项部落万馀人内附,分置十州。”(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