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很认真地“嗯”了一声。
……
到家天色已晚,杨乐准备睡觉,刚往沙发一躺,就听见余徽晓屋里敲键盘的声音。
“余徽晓你不睡觉啊!”杨乐扯着嗓子喊。
“你先睡吧。”余徽晓也扯着嗓子回。
明明住在一个屋,俩人对话却像隔壁邻居。
杨乐忍不住起来推开余徽晓的门,叉手歪在门口,“还在学习?”
“嗯,有个东西搞不定,刚查了篇文献,看完再睡。”余徽晓的眼睛根本无法离开电脑屏幕。
“中文还是英文,要很久吗?”杨乐边问边出去给余徽晓倒了杯水端进来。
看着杨乐进屋的余徽晓下意识瞪了他一眼。
杨乐把水放桌上,乖乖举起双手,“只有水,啥都没有。我这就出去。”
余徽晓喝了口水,自己嘀咕:“这个一作也太厉害了吧,初中就发文章,乔一乐,哪个学校的?”
“哈?你说谁?”刚走两步的杨乐怔住,仔细一看电脑屏幕,居然是自己当年参加生物竞赛意外做出的那篇文章。
杨乐,曾用名乔一乐。和许多人一样,从小有个科学家梦。但又和大家不一样,他的梦想属于近水楼台先得月外加老天赏饭吃。
杨乐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极强的动手能力,在乔必行实验室玩耍的空当,学会了移液枪使用和简单pcr技术。
后来爸妈离婚,他没再去过乔必行实验室,但从初中起就背着妈妈参加了科学兴趣班,还代表学校参与了竞赛。
竞赛中他通过自己发明的dna克隆优化技术发表了一篇技术向小文章。
可惜后来,妈妈逼他学表演,高中起这个梦想就荒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