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里随处可见,城市一族送来的家居用品。
甚至包括电饭煲。
下午,村长带着他们去了学校。
说是学校,不过是两间十分简陋的平房,院子里有人新资助盖的篮球场。
几个老师安顿好后,工作人员便动身回去,一个月后,统一时间,会再来接他们。
两个男老师其中有一个也是白鹭小学的老师,他憨笑两声,挠挠头:“就这么把我们丢在这了?邹老师,打算明天上什么课?”
邹婵有些无奈地摊手:“具体得看这里的小孩儿什么基础了。”
时间很快来到第二天。
几个老师坐在简陋的教室里,等着小孩儿过来上课。
却不想,小孩儿们居然一个也没来。
落后的村庄在某些事情上保持着惊人的集体意识,亦或者只是某种人情世故。
不得以,几个男老师们只好准备动身出去做一些思想工作。
留邹婵在教室里联系工作人员。
经过漫长的一天思想工作,总算搞清楚了村庄里孩子们的情况。
整个村里目前适龄的孩子一共有十二个。
其中男孩儿七个,女孩儿五个。
经过工作人员多方的解释,跟村长磨破了嘴皮子,才终于说动了其中的九个小孩儿的家长,把小孩儿送了过来。
“这大暑假的还没开学,怎么就上课哩。”
“村长,咱们不是说好的嘛!”
剩下的学生,也只能一边上课一边继续去做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