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才空袭了阿勒颇机场, 明天估计会有大动作。”
已经连线报道了好几个小时,他们一口水都没有喝,被炸出窟窿的墙壁,清楚地照出国旗的影子,路边不少人举着总统巴沙尔头像,大声呐喊反战宣言。
两小时后,围绕在原地的民众们也累了, 纷纷散去,一行人这才收起机器,准备回去办事处的宿舍。
回去的路上,经过一道水泥楼梯,上面有未风干的血迹, 顺着血迹他们看到了坐在台阶上的一名少年。
有两名西方记者在采访他,但他眼神空洞,忍着眼泪一句话都不说。
洛曦看到他的手受伤了,莫莫从背包里拿了止血纱布,“你需要清理下伤口。”
他似乎听不懂英语,洛曦在旁翻译,少年听见她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有些讶异,他打量了洛曦几眼,“你是哪里的媒体?”
“中国。”
洛曦真诚地望着他, “你有什么话想对我们说的吗?”
少年显然对中国媒体抱有善意,他望向洛曦,“我叔叔在人道救援组织工作,他当医生,救过不少人,但是今天他在下班的路上被炸成碎尸。”
少年叫贾迪利,他说着话, 垂在身侧的手紧握成了拳,咬牙,“我总有一天要绑上炸药,让他们血债血偿!”
和送玫瑰的女孩炽热单纯的眼神不同,贾迪利的眼眸满是仇恨。
聊了三十分钟,洛曦后来知道,他前天刚过十四岁生日,未来的愿景是做一名人弹。
-
光亮的电脑屏幕里, 洛曦在整理着资料,她翻阅着一张张照片。
前天在阿勒颇,见到扛着麻袋满身脏污的难民小男孩。
有试图偷他们钱的小偷,但更多的是请他们去家里喝咖啡的人们,送她点心的婆婆,也有穿着西装,虽然贫穷,仍将自己打扮得十分绅士的大爷请他们喝茶。
这里的人们是诚挚又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