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页

十三阶 桃发子 1034 字 2024-01-02

可惜的是,郑惑这两样都不想用。

一个人住进樊家府邸之后,经过与樊松的频繁接触,郑惑才知道原来樊松并不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莽夫。他虽然是个带兵打仗的军人,但也是一个满腹经纶的学者,与其他武官天差地别,连丰帆都夸他诗写得好。

能写诗,可谓是在新历时期对文化人非同一般的评价,毕竟这技能早在旧历时期就快失传了。

樊松对他很客气,衣食住行都是当地一等一的。土皇帝的日子着实不错,远远好过坛城,连府邸门口的三门四柱牌楼都比净堂那个大。

袁印光是个自律的人,而韩律的喜好也不浮于表面,坛城的吃喝玩乐还真不算什么。

可樊家不同,青川相对闭塞,又掌握着重要的战略资源,虽然有一套立法,但司法体系也掌握在樊家军的手里,基本就等于没有。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里没有户籍制,每个人有的只是一个账号,绑定了瞳孔密码锁,里面存着个人房产、资产,以及其他所有家当。

郑惑也有一个,他不知道里面有多少钱,反正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根本用不上。

樊松有九个儿子,只有小儿子樊千九在青川,其他人有几个在坛城任职,有几个在圣地的其他地方,仗着老父亲镇守一方,他们在外面也都过得不错。

不过即便是身处青川的樊千九,郑惑也没有见过,好像这人就不曾回家。

韩律跟他说的是,樊松会亲自带他,但实则不然。樊松的公务很忙,每天泡在县政府,几乎见不到人,就把他托管给了一个师傅。

这个姓唐的师傅是樊松的老战友,在青川战役中断了一条腿,只能靠轮椅行动,所以一直在元老院里挂着闲职。他妻子在战乱中不幸去世,也没留下一儿半女,现在青川的社会稳定,他大部分时间在家修身养性,读了不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