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常识判断

北宋学子在听完天幕的申论分析后,顿时信心大增。

他们纷纷觉得,后世的科举,一共才两门。除了天幕时常复盘的那些个常识判断、言语分析、判断推理之类的题目,便是极为浅显的申论。

这般一比较下来,虽说后世参加考试之人众多,可能够考上为官的,也不少。

天幕久久考不中,那是天幕从未曾认真研习。

倘若换做他们去寒窗苦读十载后世的,定然是能够高中的!

唐朝。

李世民暂时将自己的“六子之冤”放在了一边,细致地按照天幕所讲,逐条记录下了天幕的“论点”。

这其中,他对天幕反复提及的“社会层面”一词,颇感兴趣。

社,土地之主也,亦指祭土神的地方。

会,聚集,亦指百姓进香求神的集|会。

但天幕口中“社会”的词意,应当不是单纯的“社”“会”二字结合之意。它处在自身和国家之间,应当是大于自身,小于国家的存在。

这个就很有意思。

他用朱笔在“社会”二字下着重点了点,准备待日后得到与天幕沟通的机会时,再深入详细地问个明白。

【宋某人,宋某人,你还在吗?

不会是被我浅薄的申论知识储备给吓跑了吧?其实我感觉破窗效应挺难写的,这个主题有点小,我这种爱套模版的人有点不好展开讲。

我理想的题型,是将破窗效应作为一个引言,或者是用来论述其中一个分论点的大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