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其中上下相邻的两条:赵祯是否真为刘娥所生?

“狸猫换太子”是真的吗?

何夏夏看着这两行字,不禁想到了,她或许可以做一个以赵祯为中心的短视频,给爱吃瓜的群众们讲讲老赵家的趣闻轶事。

第23章 常识判断

第二天早上6点,何夏夏就被手机闹钟、手环闹钟的组合拳给叫了起来。

她边吃早饭边看短视频的评论区,发现热评的位次已经和昨晚全然不同了。

排第一的变成了:明朝建立怎样的宝钞制度才能长治久安。

而它下面的评论就更加五花八门了,什么“想知道火器的发展史。”

“什么时候恢复科举?”

“我是朱祁钰,我继位后有好下场吗?”

何夏夏看着这一行字,感觉和自己的“朕、秦始皇、签名”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由得给这条评论点了个赞。

然后就收起手机,2倍速补起昨晚的网课来,讲的是申论的对策题。

何夏夏一直觉得这个题型是属于相对简单的提醒,很容易找到点,唯一棘手的地方,就是在给它分类归纳的时候。

但是听到老师讲的,根据题目要求的回答字数、材料内容篇幅,看看要不要先回答“问题”是什么,再回答对策。

以及按照“对策的实施者”、“对策的实施对象”等进行合理分类后,她反而有了一种不会做题的感觉。

这股烦恼焦虑的情绪一直持续到中午做真题的时候。

这回的运气是真的好,虽然自己认真做的,错的比较多,但是她时间来不及后瞎蒙的题,对的到是挺多。

晚上,她直接将直播间的标题改成了【蒙题战神的6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