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淮不动声色地瞥向言时玉,正好撞进他深邃的眼中。

“陛下年岁尚小,现在要皇子未免太早了。赵大人说什么尽快,难道意指陛下……”言时玉意味深长地挑眉,“臣以为陛下登基不久,尽快做的应该是熟悉朝政,这也是赵大人说过的,您是不是忘了?”

“你……你强词夺理,本官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你又是为了什么,你心中有数!”赵岐怒声道,看向李淮时又是一副恭敬的模样,“陛下,老臣所做所言都是为了陛下和天下,请陛下明鉴!”

言时玉微笑:“臣也是为了陛下和天下,请陛下明鉴。”

与赵岐的掷地有声不同,言时玉的话轻飘飘的,宛如一阵风,看不见抓不着,却切切实实地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

“老臣恳请陛下认真考虑!”赵岐直直地看向李淮,言辞恳切,苍老的脸庞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如今那痕迹因急切忧心之情又加重了几分。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十几位言官纷纷上前附议,站在赵岐身后;言时玉只有一个人,气定神闲地瞧着那些言官,颇有种舌战群儒的意味。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之际,又有人站了出来。

李淮眉毛一挑,还能再看会儿戏。

“陛下,赵大人和言大人所言都有道理。依臣愚见,陛下不如先选些适龄女子入宫服侍,子嗣一事若有便是天意,若暂时无也不必强求。无论何时,陛下都应以国事为重。”

说话的人年纪在三十岁左右,长相儒雅,身上有一股贵气,想必出身不凡。

“孙大人此言差矣,女子入宫势必分散陛下精力。如今陛下尚未完全亲政,还是将所有精力放到朝政上为好。”言时玉回身面无表情地反驳道,又转回来看向李淮,“陛下,您以为如何?”

众臣的目光一齐望过来,李淮露出得体的微笑。

“诸位爱卿的意思,朕都明白。朕刚登基,许多朝政之事还不了解;况且先帝驾崩不足一年,朕若纳女子入后宫,岂非不孝?待守孝期满,朕会重新考虑这件事。”

众臣齐声道:“陛下圣明。”

言官们和那位姓孙的官员陆陆续续回到一旁,只留言时玉一人还在殿中央。

“言卿?”李淮温声道。

言时玉抬眸,目光极具侵略性,语气却格外平淡:“不知陛下想选什么样的人入后宫,臣也能早做准备。”

“朕的心意……”李淮沉吟片刻,含笑道:“朕的心意,言卿不是最明白么。”

第20章二心

此话一出,除了李淮和言时玉,其他人都变了脸色。

有根本听不懂的,茫然看别人;有察觉到特殊意思的,半信半疑地瞪大眼睛;有意识到二人关系非同一般的,脸色铁青。

其中脸色最精彩的当属赵岐,他曾听李淮亲口说如何对言时玉情根深种,未料到他们竟然敢在朝堂上公然调.情!

他气得差点儿晕倒。

言时玉对这个回答很满意,冷峻的脸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臣明白了。”

李淮点头:“明白就好。”

退朝后,赵岐黑着脸走入明宸宫,行礼后直接开口道:“陛下今日实在是太荒唐了!”

李淮佯装惊讶地愣住,疑惑地问道:“赵大人指的是何事?”

见他懵然不知错在何处,赵岐只觉喉咙一阵腥甜,语重心长道:“陛下与言时玉……这等秘事实在不宜大肆宣扬!您让他留宿宫中一事刚被大家忘记,如今又……陛下若一直被他蒙蔽,老臣死不瞑目啊!”

“赵大人好好的说什么死啊?”李淮赶紧命人扶他坐下,神色严肃几分,低声道:“其实你那日说的话,朕仔细想过,或许言时玉确有不臣之心。”

赵岐眼睛一亮:“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