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临琛:“……”
没想到阔别教室二十年,如今竟享受了一番教导主任坐讲台上看学生的视角,还是加强版。
老臣还想说话,座上的君王继续开口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朕不需要所谓的留都,若是在座各位有需要的,不妨直接去。想来爱卿对于原本的留都定然极为满意。如此倒也对得起你的祖宗礼法。”
“另外,哪家的祖宗礼法,爱卿可得记得回头给朕呈上来好好说说。”
他是大锦的第一位皇帝,狂妄点说,他就是祖宗,这人是多想不开,拿祖宗礼法压他。
哪怕没什么前情提示,这一句‘留都’也让他明白了这些人在‘请陛下三思’什么东西。
无非就是再留一个备用皇都,方便以后战败迁都。
呵,帝王初初登基,别的都不求,求保存留都。
这是什么狗屁软脚虾?
他对原文中疆域的印象很深,辽阔到夸张,若是拿着他第一世的地图对比,也大了一整圈。要知道,华国可是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天下大一统不是说着玩的。
整个中原大地完全收入囊中了不说,南方小国跪得久,哪怕中原内乱,也不敢冒头;北方草原甚至是因为‘苦寒不毛之地’,看不上眼才逃过一劫。
原文中完全是为了衬托出新任草原王的能力,才写他开始试探犯边。
至于如今,中原哪怕稍有一点异动,都够草原各个部落目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此番情形下,要什么留都。
明明没必要,偏拿‘祖宗礼法’压他,这打着什么主意呼之欲出。
说好听点是为了帝王安危,满嘴的江山社稷。
实际上不就是想在新登基的皇帝面前摆摆两朝老臣的谱,委婉告诉新帝自己的意见是好的该听,最好带着人一起敬重敬重,来彰显自己威风又重要么。
安临琛面上不动,眼神却已经透出了嘲讽。
别的先不说,原剧情里虽然先帝是个背景板,那也是个被人挂在嘴边‘想当年先帝怎样怎样’的开国皇帝。
开国皇帝,这一个头衔就代表着他可以无限任性。
除去少部分实在废柴、傀儡被推上这个位置的,多数开国皇帝都处在权利巅峰。不说鸟尽弓藏,多得是开国杀功臣稳固江山的。一句杯酒释兵权,不乖乖把虎符交出来的大臣,说没就没了;历史上不少排除异己杀害功臣的开国皇帝,也没见哪个臣子振臂来句‘大楚兴、陈胜王’反了他。
这老臣真蠢假蠢。
*
这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一出,群臣彻底安静下来,呼啦啦的跪了一地,反应极快。有想高呼‘陛下圣明’的人,见没人出声也乖乖闭了嘴。
独留下老臣一个人颤巍巍的站着尴尬。
这位确实打着引起帝王注目的主意。
他是前朝的太师,甚至是前太子太师,在天下文人中也有一定名声,隐隐为如今在新朝朝堂上遗留的前朝势力统领。
他发声是试探,为身后更是为自己。
新朝确实并不需要他这样一个半途归靠的大龄太师,但若是新帝不安抚他表个态度,天下文人怎么看新帝?陛下的朝堂不怕动荡?
何况新帝初登基,各处都忙忙碌碌不成体统,很多职位空缺,他们这些前朝的旧臣也想乘机捞捞好处。
以非常规手段在新帝面前出出风头,说不得,就被记住了呢。
甚至他都想好了,大不了就真撞了。撞柱的言官,哪个不是青史流芳万世传颂。
皇帝就算为了不留个‘逼得臣子血洒御前’的骂名,也会礼遇他。本来他除了挑挑刺吐吐槽外也没有实权,何不用这半截身子为家族谋个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