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燕玲从业主群知道这件事后,实在是哭笑不得。
三年级的三月五日,她决定谨慎行事。
在学校憋了一整天没找到好机会,放学时又突然下了大雨,举目望去,找不到一个老头老太太。
功夫不负有心人。放学后走得慢吞吞的小小,终于在快到小区门口的公交车站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雨伞坏了的小男孩。
他长得白白净净,安静地坐在车站的长椅,望着外面的雨幕发呆。
小小正四处寻找需要帮助的人,才能眼尖地注意到,他的雨伞放在脚边,有几根伞骨裸露了出来。
“小朋友,你的伞是不是坏了?”
明明自己也是个三年级小屁孩,可她仍然执拗地学老师说话的语气,试图让自己显得更靠谱些。
男孩抬头看了她一眼,黑曜石般的眸子沉沉的,没有说话。
小小见状以为雨声太大,他没听见,就大声地又问了一遍。
然后笑眯眯地继续说:“你家住哪?我送你回去吧!”
小男孩嘴唇翕动,最后点了点头。
雨幕模糊了人的视觉,伞又挡住了一半的视野,再加上小小一直忍不住打量身边小男孩又长又密的睫毛,以至于把他送到楼下的时候,自己根本不记得回去的路。
“坏了,我好像不知道怎么走回去了。”小小有点不好意思,喊住要进电梯的小男孩:“我能借你家电话打给我爸爸妈妈吗?”
小男孩在电梯关门前抛下一句:“在楼下等我。”
最后他拿了把新的伞下来,把小小原路送回了两个人相遇的地方。
回家路上的小小忍不住纠结:这还算自己做了好事吗?我送他回了家,应该是好事吧?可他又把我送回来了,我的好事是不是白做了呀。
最后她卓越的脑瓜得出了结论:自己也做了一件好事,他送自己回家也做了一件好事,总之不能算好事白做,而是两个人做了两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