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名叫“倾城之恋”。

那天坐在她旁边小板凳上的,是个留着齐肩短发的女孩子。她说自己已经把不同版本的张爱玲小说集都翻过了。

“这个故事她主要想表达的,还是女性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困境,生不由己情不由己——哪有这么完满的结局,是不是?”女孩笑着看她。

“如果你也喜欢她,还是看她自己集结出版的那本《传奇》。”女孩介绍。

但是卓依缦婉拒了,她没有什么时间看书,所有时间都用来调整和做题,而她又不是林君玉那样能一边看课外书一边学习的学生。

她只消有个念想,念着自己能像白流苏一样,有范柳原。

她一直在等待那个瞬间——足够让苏展动心的瞬间。

实际上,从初中到现在,已经有很多这样的瞬间发生,但是每每深陷其中的只有她一人。

她初中的时候和苏展同桌,因为声音小,上课回答问题老师听不到,老师接连说了三次让她声音大点别跟蚊子叫似的,弄得哄堂大笑,她自己满脸通红。

是苏展帮她解了围,举手跟老师说,她说这道题选b。

“我觉得她说得对,老师。”苏展当时这么说。

连老师都很意外。

后来他帮她解过很多次像这样的围。比如她当课代表,如实登记了班级里一个“社会人”不交作业的情况,而被他为难,说“老子爱写不写,关你屁事”。

是苏展站出来跟他说,爱写不写是你的事,登不登记是人家课代表的事,关你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