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成绩从一开始的可以保留两年, 变成了当年有效。学考没有考完的高一、高二同学, 不得提前参加高考。
2017年高考的时候, 首考的时间从10月变到11月, 4月的考试又与6月合并。再过一年, 11月的考试又改成了1月。
从2015年10月份开始,经历了数年的调整,浙江高考终于形成了现在这样较为固定的“1月首考和6月高考”模式。
其中的变化和因为变化而考好或是考差的人都不胜枚举。
每一届都是小白鼠。
对于浙江高中生来说,他们一直处于一个改革的年代,改革必然带来阵痛,而他们都是阵痛的承受者。
这回的改革,痛到2019级的身上了。
还在搞竞赛的那帮人尚无暇东顾,而专心高考的这群人把省里政策研究了三四遍。
他们在比较新赋分制度下到底谁是受益者。
高分段必然折戟,除非出现绝对高分,否则赋一百分变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事情。这一拨人就会掉到97-99分,他们靠这门科目拉的分就会减少。
利好的是中间考前20的那一段,因为赋出来的分数和原来几乎没有差距,甚至可能上升,还能减小和高分选手的差距。
对分数更低的那一段,基本没有影响。
但是三班这群人,恰恰都是不被利好的那一群。
本来几乎有一半以上的人考满分,现在变成了怎么学可能都只能考98分,拉其他人1分。
比如卓依缦,几次周测下来,发现自己的生物最多也只能赋个99分,和平行班的生物选考生根本拉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