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出头。

时间进入四月,全部竞赛生敲定了自己的方向,数理化生分班上课。华兰命中注定般和国字脸继续孽缘,余倩倩选择生竞,徐志超如愿进入了数竞。

苏展和林屿走上了物竞的不归路。

为什么说是不归路呢?浙南的竞赛毕竟不如浙北,物竞水平差距尤其大。联赛的出题老师和教练资源堆叠在杭城,呈放射状向外辐射,辐射到浙南已经不剩什么了。

物竞金牌,川中从没有人拿过。

时间滚入四月。人间四月天,让人又爱又恨的时段。

小学的时候,老师教大家“六月的天就是娃娃的脸,说变就变”这个句式,好多人争先恐后地用到自己的作文里。

华兰一直觉得主语应该换成“南方的倒春寒”,会在3-5月中不定期进行突袭的倒春寒。

这期间,有些人一周的衣服穿得乱七八糟,有些人一周的成绩乱七八糟,有些人的一周的心情乱七八糟。

川中的作息制度是每两周回一次家。用余倩倩的话说,像每两周被假释出狱一次,获得20个小时的自由身,接着继续回来坐牢。

提前招正式划为两个部分,竞赛生们虽然知道暑期联赛是飞蛾扑火,但还是昏天地暗地写试卷。

剩下的普通生构成就比较复杂,有还想试图一搏在联赛结束后申请竞赛名额的,有努力学习试图在大佬们忙竞赛的同时实现名次突破的,还有看破红尘摆烂的。

这个学期结束以后,按照平时测验排名,大概有七十人无法留在前面的三个实验班,他们会被平均分到后面的两个创新班,进行高一上的学习。在那之后统一按照七选三选科进入平行组合班。

在华兰这圈朋友当中,林君玉对这件事情认识的最清楚的,所以在这圈人当中也就活的最潇洒自在。

过完年后,林君玉就带了一台相机来上课,课间拍拍花草和走廊,顺便记录身边人的生活。华兰和倩倩写题写累了,她就端着相机展示她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