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先生之前直奔丽江而去,目的就是为了找到自己的弟弟,并且把流落到他手中的玉佛给拿回来。
可是罗先生刚刚竟然在电话中对他讲,他向他的弟弟阐述了这玉佛身上有问题之后,他弟弟就十分痛快的把玉佛给交了出来。
可是这真的有可能吗?
顾南辙说过,当年罗先生的弟弟为了拿到这尊玉佛,险些剁掉了顾南辙一根手指。
如此偏激并且贪婪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会在罗先生说出这玉佛身上的问题所在之后,就痛痛快快地选择了放手呢?
更何况,这些问题罗先生的弟弟并非不了解。
几年前的事,罗先生的弟弟应该比谁都清楚。
这玉佛的来历究竟如何,苏杨子就不相信罗先生的弟弟一点都不知情。
可即便如此,他依旧要不择手段的把这东西拿到手,可是如今突然选择放手了,究竟意欲何为呢?
既然最终的选择是重新把东西交出来,那为什么当初当着他们面的时候,他还要假扮罗先生,把这东西给骗走呢?
苏杨子忽然察觉到了不对头的地方,他仔仔细细的回忆起和罗先生通的那通电话,总是觉得今天和他打电话的罗先生似乎和往日的不大相同。
罗先生绝对不会说冠冕堂皇的话,更不会撒谎。
而且他的话语之中所描述的他弟弟的那些行为,根本就出乎苏杨子的意料,虽然他没有接触过罗先生的弟弟,但是在罗先生以及顾南辙的转述之中,苏杨子就可以大致判断出罗先生的弟弟究竟是什么性子的一个人。
难道一个人真的就会因为别人的三两句劝阻而痛改前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