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们大多只是普通学生,名不见经传,也没什么粉丝,但是——内容过硬!
即使没有任何品牌转发,也没有流量推广,浏览量不高。然而,他们凭借专业的态度、认真的表达,折服了每一个点进来的网友——他们的点赞和收藏量几乎与浏览人数持平!
就这样,节目相关的话题里,并存着两拨画风不同的推文。
“按头安利”和“专业严谨”,明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却同时存在于“热度最高”的排名上。
对此,“广告大v”非常不屑:那些散人观众,只知道死读书,懂个球的新媒体?
“散人观众”则鄙视这些打广告的软文:流量大v,就知道恰饭,一点教育情怀也没有!
两拨人互相看不起对方,在词条下努力刷着存在感,试图把对方压下去。
广告大v接了更多的推广,整个团队加班加点地运作,一连爆更数条推文,每一条都在安利某某品牌的益智玩具。
流量不够?那就买流量!曝光不够?那就找几个同赛道的大v互推!
散人观众也不服输。那些在学校里读书的虫,自觉成为了节目的自来水,将这集综艺推荐给同学、朋友。本来,只是个别观众自发、小范围的行为,却没想到,昊明的讲解过于专业,引起了许多学生的共鸣。
教育专业的学生不禁有感而发:没想到课本里学习的理论知识,竟真的在现实中实现了!他们也跟着写起了观察报告和小论文,甚至,把这当做作业,提交给老师。
很快,这集节目在同学群、校友群里传播,形成了裂变效应。可以说,在师范类高校的圈子里,《实习爸爸》变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越来越多的教育虫加入了讨论,他们凭借一己之力,将如何创设幼虫活动区域区角创设的案例分析顶上了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