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司鸾新学堂的事情被流传出去后,那些大儒和名士不将宋司鸾看在眼里。

“宋王府嫡公子虽然有过目不忘之能,但是太过于狂妄自大,居然企图以一己之力对抗世间种种。不得不说他这就是螳臂挡车,自寻死路。”

“陛下居然也任由他胡闹。完全不把江山社稷当回事,若是天下的读书人都不当官,那就相当于将军底下没有士兵,还怎么打仗?朝廷还是朝廷吗?”

“听说他招收的都是些乡下粗鄙之人的孩子,没半点慧根,甚至还招收了女子。”

“什么?居然招收女子进学堂,岂不是在玷污圣贤之地,不行不行,这乱了套了,国不是国,家不是家!”

“陛下和宋王府嫡公子此举滑天下之大稽!被天下人耻笑!居然让女子读书认字,有违天理,有违人和。”

想不到是这群人果然将视线转移到了女子入学上,反而对招收寒门有所宽松。

至于寒门弟子和商户子弟,则是都在观望。宋司鸾打舆论战这块就没输过,如今寒门子弟为什么犹豫?

还不是因为寒门读书人受到如今大儒名士的影响,他们还心存幻想,企图走以前寒门子弟的老路。

那便是读书科举,拜发如雪为师,做世家女婿。

在阶级固定,官位被垄断的情况下,这种路子算得上是了最顶尖的结局。

可所有寒门子弟都是这个梦想吗?寒窗苦读那么多年,明明有抱负,有能力,有理想,却不得不被现实打击的低头去做世家的上门女婿。

一辈子要被世家摆布,而他们晋升的渠道并不是谁能干谁就往上走,而是谁能讨世家家主的欢心,谁的位置就能够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