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也傅西辞为什么不肯大量放出已知科技的原因之一,不过他忌惮的不是有人推翻他,而是战争。
第19章 我倒是不知道自己杀了谁(爆更)
新利益的兴起必将导致旧势力的反扑,先皇在时民不聊生。
傅西辞继位后才有所好转,百姓们还没过上几年好日子,这时候如果直接从生产力入手,动的就是根基。
门阀世家,异姓王,贪官污吏,先皇所在时的旧臣结党营私,圣至亲王包藏祸心私下小动作不断,外加穿越者这样不稳定因素。
宋司鸾都替傅西辞头疼,傅西辞这个陛下当得压力应该挺大吧。
这么一想,宋司鸾甚至有躺平摆烂的冲动,不过好在为了妹妹的“愿望”,宋司鸾抑制住试图佛系的心。
他将所有的鱼食扔进池塘,然后去了皇宫放藏书的地方了,接着便开始补充更多知识。
这是种很奇妙的感觉,以往记忆中的文字是深陷其中的解读,是条条框框的概念,是局限的思维。
如今再看则是从外物看内在,从旁观看演变,由大窥小,并且还能以更多的角度解读。
比如先皇时期的某位将军为了守住京城的百姓,以边塞的城镇为诱饵,那个镇子老弱妇孺全部惨死。
从现在的论调来谈,读书人称赞认可那位将军的比较多,毕竟慈不掌兵,以小博大。
记忆中自己也是这么想的,但如今宋司鸾再看则会多一份思考。
读书人这么宣扬,这么议论,以此作为政治正确,可实际上不过是因为读书人多处于繁华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