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不要紧,”导演将烟蒂离开嘴唇,白烟缭绕遮盖住他的脸,“实在不行让他当上岸guest,坐c旁边。”
似乎带有些许不以为意,仿佛看不起谁一样。
但叶形什么都没说,其他人也什么都没说。
“叶形,我记得你之前讲,嘉宾最好能从偏激的角度插入个人见解,”惠良面向叶形,“还要能流畅表达。”
导演在装了咖啡的一次性纸杯里灭掉烟头,“那为录制开个甄选?”
“或者,直接给各个公司发offer,”叶形在对方话音落下的瞬间便回应,“不管是大公司的偶像部门,还是偶像制作运营组织,手下一定有很多合适人选。”
“我们的节目还没有大到有资格给经济公司发offer。”
“那就只对小规模的公司发,”叶形继续道,“比如剧场偶像,”他瞥了一眼惠良,“他们的谈话能力应该比反应系艺人要强。”
“可是你忽略了一点,”编剧否定他,“剧场偶像——包括剧场艺人、谐星,他们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展开话题很慢,”他好导演的观点相同,“因为剧场是可以让人慢悠悠谈话的地方,而电视节目、网络综艺的节奏更快,观众来不及等他们铺垫、陈述、渐入佳境。”
“观众喜欢有爆发力、妙语连珠的艺人。”副导演补充。
“有梗才能出风头,”编剧点头,无奈地抿嘴,“不过话说回来,不想出风头谁当艺人。”
“那……需要发邮件问问各个公司吗?”导演助理道,她可能发觉今天的会议开不出什么结果,“我好早做准备。”
“公司愿意给我们这种低预算节目的人,肯定是没什么人气的半外行,”导演持悲观态度,“或者是刚当偶像玩票的小姑娘小伙子,万一节目上出了什么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