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页

“哪一首?”

“北宋邵雍的《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

这个年过得十分尽兴,后来算起来,方廷玉才发现,一九三六年的新年,竟是他和祝青青过得最热闹的一个年。

祝青青一九三一年被卖到方家。

一九三一的新年,奶奶病了,从她一病起,方家的光景就开始往凄凉里走,怕惊着病人,那一年家里连长鞭炮也没敢点,只燃了一挂两百响的小鞭应景。

一九三三年就更不必说了,奶奶去世,一整个新年里,方家都设着灵堂,除了黑白,别无颜色。

至亲离世,守孝三年,不消说,一九三四年、一九三五年、一九三六年这三年的新年也过得冷冷清清。也不光是因为家孝,家里没了老人,当家的二叔二婶又不是什么体面人,方家的生意也一路下坡,所以亲戚朋友们也都远了……

直到三年守孝期满,方家的生意因为祝青青又有了重光的迹象,昔日淡了的故交老亲们又走动起来……二叔高兴得特地命管家定做了一挂一万响的长鞭炮和一堆烟花,除夕夜,震耳欲聋地响了足有一刻钟。

放鞭炮前下过雪,第二天天亮了起来看,茫茫白雪上满地桃花红的纸屑,煞是漂亮喜庆。

过完元宵节,方廷玉和祝青青回上海,也带走了那幅用澄心堂纸画的新安江山水条屏。

方廷玉的大学已经读到三年级下学期,学业不像以往那样紧张,多了很多空闲时间,他便三不五时地以东家名义,跑到澄心厂去看祝青青。有时,甚至会在祝青青的办公室里消磨一个下午,等磨到下班时间,两个人一起回家。

祝青青的办公室陈设简单,一张带椅子的写字台,上面放着一盏时兴的绿色台灯,一个柜子,里面装满了文件。办公室里也没什么装饰品,除了窗台上一颗圆滚滚的仙人球,就仅有方廷玉写给她的那张“澄心”,镶嵌在玻璃框里,挂在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