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瞬间传遍全城,方家阖族,家家户户都登门贺喜。二叔二婶虽然平时和方廷玉多有龃龉,但到底是光耀门楣的喜事,在亲戚朋友们“教导有方”的夸奖里也有点飘飘然,眉开眼笑地张罗设宴庆祝。
借着高兴劲,方廷玉趁机提出带祝青青一起去上海。
一是为陪读,二是为让祝青青开开眼界,方便以后更好地打理生意。
二婶一向看祝青青不顺眼,她离了眼前,自己反而舒畅,因此便没有反对。
收到通知书后不日就要开学,于是一整个九月,方家上下都在为孙少爷和孙少奶奶去上海忙前忙后。
离家前两天正好是中秋节。
全家张罗着清扫房屋过中秋,方廷玉和祝青青也凑热闹去帮忙打扫客厅。
方廷玉拿着鸡毛掸子掸架子,祝青青拿着抹布抹条案上的灰尘。祝青青边打扫,边和方廷玉说话,一个不小心,碰到条案上摆的镜子。眼看镜子就要摔下去,方廷玉一声惊呼,从椅子上跳下来,伸手接住。
惊魂未定地把镜子放回原处后,方廷玉数落祝青青:“毛手毛脚。”
祝青青好奇地问:“我纳闷很久了,你们家在客厅里放镜子干什么?”
从一进方家她就发现,方家客厅条案上,左边放着一面镜子,右边放着一个花瓶,当中一面西洋自鸣钟,自鸣钟两侧还各有一个帽筒。
自鸣钟是为看时间,帽筒是为放帽子,花瓶也可以拿来插鸡毛掸子。
但这面镜子是干什么的?
方廷玉从她手里拿过抹布,小心翼翼地擦镜面:“这是我们徽州旧俗,客厅里摆东瓶西镜,中间放钟,图的是个好兆头,终(钟)生平(瓶)静(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