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在岳家废园排戏,岳濯缨就听过祝青青的名字,还托岳汀兰问过她,为什么只知《渔父》不知《离娄》。
后来,方廷玉去县中读书,岳濯缨是他的国文老师,还托他送了一本《孟子》给祝青青。扉页上题词:赠青青小友。
两个人可以说是神交已久,但从未真正说过话。有限的几次见面,一次是老太太病时岳濯缨去瞧病,一次是岳濯缨来参加老太太的葬礼,都没能单独说上话。
这次,终于有机会清谈了。
岳濯缨在书房等她。祝青青跟着岳汀兰来到书房,一进门,就看见一个清瘦斯文的中年人,穿着牙色长袍,坐在榻上的案几后闭眼小憩。案几上的博山炉里燃着檀香,和黄花梨屏风散发出的香气混合在一起,清雅绵长。
祝青青好奇地打量着书房里的陈设。
书房不大,陈设也简单,简单却不俗气,一张榻,一张案几,一张屏风,一面书架,一面博古架而已。
徽州家宅与家具皆重视雕工,家宅砖雕细致,家具多是花纹繁复的明代样式,看上去富贵逼人。但岳濯缨的书房则不同,朴而简,天然去雕饰,又不是寻常穷人家的粗简,而是自有一番精致在里面,让祝青青想起《红楼梦》里探春的那句“朴而不俗,直而不拙”。
博古架上放着一架小琴,祝青青好奇地伸手去摸,不小心弄出了声音,正惊慌,就听见一个温和清朗的声音问:“会弹?”
岳濯缨醒了。
祝青青老实回答:“谈不上,学过两天,只会弹《梅花三弄》和《广陵散》。”
岳濯缨笑了:“你这个年纪,会弹这些已经算不错了,现在很少有人家还教女儿弹这种古物。汀兰说你家原是北方书香门第,想来你父亲应该也是个文人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