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关心让李芳茹带着细纹的眼尾微微勾起,含着笑意。
“你回家了娘心里高兴。”她轻声说了句。
儿行千里母担忧,沈空青懂李芳茹的感受,在军营那会,几乎隔一个月他就能收到家书,那次数都快赶上家人远在京城的少将军,等天气冷一些,随着信来的还有李芳茹亲手缝制的棉衣和布鞋,沈空青常常被同袍笑话,说他一个来打仗的,却生像个游玩的。
只是同袍到底是调侃还是羡慕就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如今人回来了,沈空青也不介意多说点好话哄哄李芳茹:“现在仗打完了,你就是赶儿子,我都不走。”
李芳茹笑骂:“瞎说,娘怎么会赶你。”
“可不就是在胡说八道。”沈空青笑着。
李芳茹见他能嬉笑打闹,心里也放心一些,儿子是从战场回来的,那地方有多恐怖她没见过也听说过,当年村里送了二十多个小子出去,最后回来的却只有四个,除了沈空青和杜远志,其他两人不是早早因伤退了,就是回来时人不人鬼不鬼。
有一位得了疯病。
年关那会收到沈空青报平安的信,她心里无不在担忧,就怕沈空青也像其他人一样缺胳膊少腿。
又因为沈空青的晚归,更是担心他遇上了别的什么事,她的枕边人也这么想的,只那傻子到现在还以为她什么都不知道,不打算跟她说呢。
母子二人走出桃李巷,上了石桥,李芳茹领着他往城门口相对的方向走,七拐八拐,又进了一处巷子,回到他们在县城租的房子。
县城的房子可不是村里那些土房,尤其是挨着泗水河的,那是一路过去的白墙青瓦,瞧着明净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