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宋司鸾提出:“我看自己只会背书不能服众,不如清谈如何?”
李公子算了算自己的积分,买了个“巧言善辩”,想了想又买了个“学识渊博”。
傅西辞在主位上把所有人的心声听得清清楚楚,这个李姓书生穿越者积分不算多,别再给花没了。
与其让其浪费积分在清谈上,不如趁着对方“学识渊博”的技能还在,干脆直接多问点实际问题。
傅西辞身为陛下亲自开口,清谈靠后,他要问策。
皇帝发话其他人自然听从,傅西辞不知道穿越者李书生的知识渊博是指哪方面,于是各个方面都问了问。
发现对方能答出来却无法理解更深刻,比如问对方如何平塞外夷人。
对方会文绉绉的说安抚为主,敲打为辅,并且列举如何安抚如何敲打。
说的不错,可和现下国情并不相符。对方说的用于强国盛世,朝廷对于塞外有威慑力的情况下有效果。
他们如今可对塞外没什么威慑力,小先皇昏庸那些夷人屡屡进犯,早就失去了对朝廷的敬畏心。
这时候安抚连一时和平都换不来,可惜内忧外患,实在是腾不出手。
傅西辞脸色越来越黑,李公子也不是没眼色之人,但其他人都连连叫好。
尤其是李公子说道:“送公主和亲一是看重,二是拉拢,三是迂回。以最小的牺牲来争取最大的利益,以小博大不失大国风范。”
“况且公主本就为皇室公主,受人敬重,自然也应该承担起皇室的责任。”
“和亲是为体现国风大度,与其结盟,携手共进,乃是共赢,也是对其的施恩。”
宋司鸾举着清茶,含笑听完,眼神却极其冰冷。
李公子说完还非得问问宋司鸾怎么想,宋司鸾拱手问道:“陛下,皇室和亲公主有多少是皇室血脉?”
这下没人吭声了,无论李公子说的多么深明大义,都摆脱不了“和亲”的屈辱。
“和亲”就是以女子牺牲换一时和平,的确有所谓的“文化交流”所在,不过太少。
仅有的那些用于“文化交流”的公主们,被夸得深明大义,极其了不起,仿佛是为了国家做贡献,可实际上是将公主们架在了高处。
她们巩固的从不是什么天下百姓的安危,而是父兄的权利。
当然正如李公子所说,公主享受了尊荣就要付出代价,那如果真是国家强盛只为“友好结盟”,为什么不是对方把公主送过来,而是把自家公主送出去呢?
所以李公子一边说公主应该承担责任,一边又说和亲是好事。
既然是好事,又会把公主的遭遇称之为“付出代价”呢?
分明就是知道得清清楚楚,还要粉饰太平。
宋司鸾的问题则是戳穿了这层假面,傅西辞配合道:“没有真皇室血脉,选大臣,宗亲或者后宫的女子,实在选不出就用普通女子封个公主送去。”
宋司鸾喝上一口茶:“那她们也没有享受到公主的尊荣。”
李公子没想到角度这么刁钻:“可以封赏她们的家庭。”
“对,她本人的意愿不重要,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能怪她命苦。”宋司鸾叹了口气:“若是她脾气烈,就告诉她不去则满门抄斩。”
“也许用不着威胁,毕竟只要尊荣给够,多的是家族愿意送上庶女。”
“谁让她们的父母生养她可能,让她们享受尊荣了呢。”
“毕竟女子嘛,不是我朝的人,只是我朝的物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