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上去大约另有隐情,但叶形明白,不该追问。
常人乐深呼吸,他们之间再次安静了很久。咖啡和茶叶的香气混合过后,会变成一种诡异的泥土味道,分子在他们呼吸时运动着,客观事件不因他们任何人的意志而转移。
接着,微弱的震动声响起,来自常人乐的口袋。他查看消息,先是皱眉,仿佛不解于屏幕上显示的内容。
叶形预感他要走了。
常人乐迟疑了片刻,然后回复消息,继而微笑起来。
他抬头,目光重新对上叶形的眼睛,脸上照旧是那副非常率真的笑容。
“我该走了,”这句话声带振动频率增快,听上去颇为可爱,他晃了晃手腕,息了屏的手机在他身前一闪而过,“——好像可以蹭领导的车回去。”
叶形了然地看着他,但也只是看着,没能听见多米诺骨牌倒塌前的第一声脆响。
突然结束聊天不是新鲜事,他们互相道别,说了“下次见”。
夏天快要来临,叶形尚未意识到,一出荒诞戏剧的大幕从此刻揭开。
--------------------
存稿耗尽加上连续加班,更新如此不稳定,真是非常崩溃……
万分抱歉。
第42章 假装
叶形看完了那本企划书。
“看”的整体状态更贴近于量子波动阅读,四舍五入约等于随便翻了翻。一开始他还抱着认真研究的心理进行探索,但三页过后他就放弃了。
和此前参加过的任何特番都不同,内容多到吓人。
理论上来说,台本说到底只是关于实际拍摄构成要素的集合体而已,用“册”作为两次更合适。《价低者得》最终居然能以“本”的量词呈现,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录制时间大致确定,距离出外景应该还有一个月有余,叶形根据经验算了算,觉得把预习工作排到正式的讨论会上也行。
他在泛着苦味的香气里伸了个懒腰,背部肌肉酸胀。企划书表明,参演者中不乏炙手可热的艺人,他们的行程表至少已经排到两个月之后,难怪从offer发出到实际录制要隔这么久。
风险随之而来。
简而言之,一个月的时间太长,在事前宣传到实际录制期间,任何一名艺人发生丑闻,都会影响到节目本身。对于丑闻艺人而言,降板倒还是其次,经济纠纷绝不会少。
叶形在想要不要问Yuki把合同要过来看一看。
他两手插着口袋往外走,毫无心理负担地0消费离开咖啡厅——虽然他占用了人家场地大概一个小时时间。
室外树影婆娑,隐约还有一点点蝉鸣聒噪,节气尚早。叶形眯起眼睛,墨镜就在口袋里,但他不准备戴起来。
墨镜,一副能让大人物显得更有巨星风采的道具,也可以是让人看上去更加土气的debuff。他不明白Yuki来时路上为何要塑造出一个格外不好惹的设定,从造型武装到座驾,可惜最后也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威力。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准备万全却没打起来,他姑且觉得有些徒劳无功。
叶形很想就此事详细问问Yuki,不过未必能得到想要的回答。职场领导忌讳员工私下问东问西,生怕一有风声就影响基层工作。与此相对,作为一名较容易被优化掉的小兵,为避免自身倒悬之急,越是位卑越是要多了解单位情况以随机应变,就好比快要倒闭的公司,永远是财务等消息灵通的人最先跑路,不至于损失惨重。
叶形暂时不想跑路,但也不想做被蒙在鼓里的人。
出门后距离等车的地点只有一点点路,他低着头叫车,目的地定位自动识别到他家附近。
从电视台室外打车的大多是幕后staff,公众人物哪怕认知度为0.1也得走特殊通道,避免提前得知行程的人造成混乱。叶形一定程度上相当感激B-plus的运作逻辑,不太公布他的行程,但另一方面又悄悄觉得,要是偶尔能在工作结束的路上遇到在出口处等待着他的人,一定是件相当愉快的事。
这种想法在业内算政治不正确,当然谐星除外。
订单形成,接单车辆是著名新能源品牌,和来时的移动工具相比,从价格上差了很多。微风拂过,叶形忽然想到他忘记戴口罩,他抬头,只是想要摸索一下各个口袋,却突然发现陆于则正站在他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