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页

梅嬷嬷躬身应到。

“嗻,奴才替他们先?谢主子赏。”

卓文并没?有推辞。

能代主子给下面人看赏,是主子的?看重和信任。

也是让其他人知道自己在主子跟前得用。

这是露脸的?事儿,他自然求之不得。

……

澹泊敬诚殿。

北殿。

康熙刚刚在四知书屋那边儿,和翰林学士沈荃,做完今日的?儒家经典小经筵日讲。

此?刻。

刚刚回到偏殿,准备用膳。

顺便再小憩一会?儿。

所谓经筵日讲,就是为了给皇帝讲论经史,和治国之道,而特别设置的?御前讲席。

也是一种大臣给皇帝上课,君臣一起研究经典、探讨朝政的?一种制度。

经筵制度在汉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宋朝、明朝。

历朝历代,一直都在沿用。

直至今日。

大清的?经筵,有大小之分,大经筵一般多在春天?和秋天?开设,仪式也较为隆重。

小经筵就是日讲,开讲的?次数则更为频繁,也更注重实用性?,就像日常的?授课一般。

康熙本人虽然还很年轻,却心怀天?下。

他是个非常勤勉、博学的?人。

也非常重视满汉之间?的?交流。

所以,御前讲席不但有满人,也有汉人担任大学士。

就是为了更好的?兼收并蓄,学习满人经典的?时候能兼顾汉学,兼顾天?下百姓的?福祉。

自从亲政开始,康熙就会?在早晨结束了御门听政之后,在辰时驾临紫禁城的?弘德殿,聆听当天?轮值的?讲官进讲。

没?有一日懈怠。

现在外出巡视到了行宫,也依旧没?有停下日讲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