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页

“挺好的。只黎府派出不少家丁前去各处帮衬,府中忙乱不堪。未免有不周到之处,便另空出一处别院给婆母和大姑娘一家住。”

为避免俞花日后反咬一口,倒不如由她自个儿先行提及,日后俞花或婆母再提及此事,人家也只当她们是不知好歹。

果然,妇人们皆言黎家重情义,办事周到。

不说别的,光关丘渔村黎府便派了多少人过来?还一次又一次运送粮食,第一大善人的封号非黎老爷莫属!

大家免不了对黎府好生夸赞。未了,想起什么,转口道:“今日开始,礼叔和大全负责出海捕捞,如此多少能添些吃食。”

“万幸终于能出海,可咱们这村子也不知啥时候才能建好。如今已四月,下月便又开始海禁,待到家园建成,咱们靠什么生活啊!”

说到捕捞便想起海禁,刚松下的心一下又揪紧。

海禁自五月到九月,整整五个月的时间。这段期间不得出海捕捞,女子只得退潮后在海边捡一捡海货,男子们则会到镇上找活计,总不能等着坐吃山空。

然,今年又是海啸又是水灾,纵是镇上也遭了难,活计估计不好找。

虽说村子统一建造宅子,所需石头也受官府批准可随意挖取,既省了帮工的钱银,又省去石头钱。可宅子建造完毕,内里的家什还需自家打造采购,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不过说句良心话,她们真庆幸生在关丘渔村,与其他渔村比起来,她们的损失是最小的。

也正因为村长有所作为,带领村民有方,最近有许多其他渔村的难民闻信赶来,央着要落户于关丘渔村。

是以,关丘渔村又壮大不少。

“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兴许渔村有大造化呢?咱们先紧着把现在的日子过好,船到桥头自然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