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玥实打实的感受到了有工厂做后盾带来的便利。
六月二十六,和家人商量后,七月初,凌玥的十间地皮终于破土动工。
十间地皮说多不多,肯定也不算少。
只是现在大多数都是靠人工作业,大型的机械比如挖掘机、吊机等都不存在,地基全靠工人们一锄头一铁锹挖出来。
水泥、河沙、石灰、红砖、钢筋……等等建筑材料也靠工人一点一点的背上去。
自从工地开工,凌玥压力大增。
每天一睁开眼,就是今天要花多少钱、又缺什么材料,每天工人的伙食、茶水等等各种各样的开支都摆在眼前。
凌玥舍弃了传统的砖混结构,选用还没流行的框架式结构。
相对于传统的砖混结构,框架式结构的造价更高,但其有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个是省空间。
第二则是有很好的抗震性能。
第三就是用这种结构建的房子总体层数要比砖混结构高。
缺点就是造价贵,最显著的体现在水泥和钢筋上。
毕竟每一根柱子都需要大量的钢筋和水泥,才能建得更实用。
凌玥深知自己的实力。
光是贷款就磨了两个星期。
这两个星期他们又是找担保人,又要想办法证明自己有能力还上贷款,前前后后不知道跑了多少次,光是请行长吃饭都请了好几次才让他们从最初的十万元贷款提升到十五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