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玥对做这些菜干不怎么了解,只是附和:“是这样啊,怪不得又香又脆。”
吃完了饭,凌玥和王昭阳带了几份从镇上买的礼品就去了大伯家。
到了大伯家说明来意,大伯点头:“你们有份孝心自然是好的,你妈那里我去做思想工作。”
凌玥也没接触过农村的大席,更不知道这边每桌要上几个菜,问道:“大伯,你说办多少桌合适?”
“平时的话怎么着也得要个二十七八桌吧,你们也凑巧,那天刚好是在周六,周六孩子们都只上半天课,至少三十桌起步。”
“大伯,你说咱们村里谁的手艺好?”
“这事你就别操心了,你既然跟我开了口,今天晚上我过去和你父母合计合计。”
从大伯家里出来,凌玥心里的那块石头总算是落了下来。
晚上,大伯和大伯母过来了。
凌母还是那句话,不办。
死活都不办。
大伯娘好说歹说总算是劝动了她,可她一想到家里的情况,就叹了口气:“咱家就这么个情况,办了这多桌酒,肯定要欠不少外债,我们又是在地里刨食,这债得还到什么时候。”
大伯娘拍拍她的手:“小月都和我们说好了,钱的事情你就别担心了。你就看在孩子们的这份孝心上应了吧,你只要应了,这酒席立马给你办得热热闹闹的。”
凌母瞪着凌玥,一幅恨铁不成钢的模样:“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
凌母松了口,其他事情就好办多了。
第二天,大伯就带着厨子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