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欧阳修还是有几分担忧的。
天幕里说了, 从立场上来看,他与苏轼其实属于同一阵营,他也是不支持变法的“旧党”之流,最终会迫于无聊选择离开京城。
至于最终他会有什么结果,落得什么下场不得而知。
但大宋没有斩杀士大夫的先例,他也不是一点也不懂的回旋之人,所以他认为自己应该不会太惨。
欧阳修对王安石没有什么过于偏执的看法。
怎么说呢,如果王安石真的和天幕里介绍的那样是个一心只为国家的人,那他在见证了自己变法的失败之后,应该不会再执着的将这种不完善的计策向陛下呈上了吧。
然而欧阳修却低估了王安石的执念。
王安石从天幕之中得知了自己变法的失败经历了很多种心情。
先是震惊,再到失落,然后到崩溃,最后已经有点麻木了。
为什么是麻木呢?
王安石一开始确实很难接受,但慢慢的似乎从一种难以接受的心境里面走了出来,随后就变得比较释然以及坦然了。
变法和改革总是不易的,他在设想之时也曾想过这件事情最终会走向失败,首先是朝中旧党的阻止,人和人的信仰以及思想大有不同。
有人认同变法就一定有人不认同,所以变法在推行之时,一定会感受到阻力。
其次是变法本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