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之中,商鞅虽然死了,但变法是成功了的,而“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没死,变法却失败了。】
【不是说变法的内容或者目的有什么问题,只不过是在变法进行的过程之中,在人员的使用方面出现了纰漏,以及在变法的设定太过超前,无法真正的投放到当时的大宋之上。】
【不过“王安石变法”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重点,重点是苏轼不是王安石。】
【王安石给当时的北宋带去了革新以及变法,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变法的,当时的朝中,就有很大一群人反对,包括但不限于苏轼、欧阳修、司马光这一大群人。】
【而苏轼的三起三落,一起是源于他步入仕途大放异彩,一落则是从那场“乌台诗案”开始说起。】
天幕说到这里,又闭麦了。
这时候别说是苏轼了,就连一向沉稳的苏辙都想一个砚台给那个一直呆在天上的破烂玩意给砸下来。
什么东西啊。
人家至少说话说一半,这玩意儿说话只说一截,他以前怎么没发觉,原来天幕这么烦人啊。
苏辙想,不想,他稳重谦和的人设一定要保持住,何况天幕也没说什么别的东西啊,只不过又给人带来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那就是“什么是乌台诗案?”
你都解释了“王安石变法”了,解释一下乌台诗案会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