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确实是个很务实的人,所在乎的更多是当下的日子。
甚至觉得,如果提前知道太多未来的事情,反倒会受很多影响。
苏辙不知道天幕究竟会在那些朝代播放,更没办法了解,那些无意间知道了自己的未来的人,应该如何面对。
他和苏轼都还太年轻了。
一个十九岁,一个二十一岁。
即便把一个真实的未来摆在他们的面前,或是富贵或是凄凉,又有什么用呢?
他们既没办法一下子去到人生的转折之处,又没有可能坐视不理,只不过徒增烦恼罢了。
“我不知道。”
所以,苏辙也只用了一个最圆滑的回答方式。
他说不知道,不是会也不是不会,巧妙的回避了这个问题。
苏轼当然不会逼问他,但是他更加的期待天幕之后的盘点,他和苏辙不一样,他挺想知道未来的事情的。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顺便看一看未来的世界,那就更好了。
毕竟那些自己从来没有想象过,或者见证过的世界,真的太吸引人了,它的诱惑力,已经大到了,苏轼甚至忍不住想,如果他能生活在那样的世界里该有多好。
但是梦想终究只是梦想。
什么才最重要?
对苏轼而言,今天最重要的,是摆在面前的这个残局,胜过苏辙比较重要。
天幕提到欧阳修的名字时,他不是特别的在意。
他在意的有两点,一是,他和梅尧臣的赌约,他好像输了,但还没完全输,第二点是苏轼一家,原来在后世也这么的牛吗。
苏家很厉害也很出名,欧阳修一直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