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些事情本来就是他应该要做的,何况他是兄长,理应比弟弟肩负的更多一些才行。
说到这里,苏轼又有些忧郁。
苏辙确实从小就少年老成,有时候考虑事情比他还要周全,他想尽一尽做哥哥的责任,似乎也很难执行。
但这绝不是因为他没有身为兄长的自觉性,实在是弟弟太争气了,一点施展的空间都没给他留下。
苏轼不能预测未来,所以他也很难得知,这个争气的弟弟将来会给他带来多大的帮助,同时,他更不知道自己这个从传统意义上来讲不算太争气的哥哥,未来又能给苏辙带来多大的麻烦。
所以少年老成不是什么坏事,而他的天生乐观,自然更算不上什么坏事。
苏轼看了会儿天幕,妻子王弗从外头近来,一看见他就说:“早上一起来就在这里守着天幕,饭都不吃啦?”
苏轼与妻子的感情一向深厚,所以王弗说话,也比较随意。
苏轼回过头,才发现她把中午的饭菜给自己端过来了。
刚处理完母亲的丧事,确实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做,又不是在京城赶考,苏轼觉得自己放松些也无妨。
其实之前他对这道胡说八道的天幕并没有那么的感兴趣。
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的呢?苏轼仔细的想了想,哦,应该是前几天,李白杜甫的名字出现时。
苏轼对其他的事情可以不感兴趣,但是对这些闻名已久的大才子还是挺感兴趣的。
只是诗圣诗、仙之名,成绩斐然,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他难以望其项背,却仍然在天幕只言片语的提起他的名字时,感到骄傲。
谁不骄傲呢,那可是李白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