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嘉佑二年,苏轼从四川老家眉山出发,上京赶考,好不容易到了东京城,正想与弟弟苏辙找一家好一点的客栈,修整一番。

谁料却被一个拉客的小二强行抓进了店。

进门时,他听见坐门口那张桌子上,一个穿白衣服的女子在与友人谈论以谁的姿色能上天幕盘点。

对面坐着的女子披着长长的帷帽,看不清容颜,但显然她更关心今日天幕会不会出来说话,这可比要花钱的说书先生那儿有意思多了。

自从有了这天幕,各行各业,吃喝玩乐都能想办法蹭上点关系,生意蒸蒸日上,一日比一日好,唯独戏班子、话本子、说书先生处,情境每况愈下,越来越差。

“两位客官,打尖还是住店啊?今天时间还早,二楼雅座有新推出的天幕绝佳观赏位置,只比楼下贵五十文,还赠送一壶清茶,二位需要吗?”

这小二倒是会做生意,不过此次苏轼兄弟二人进京只为考取功名,不想被其他因素影响,因此他们拒绝了,只要了两间客房。

夜晚,苏轼坐在客栈房间里,看着没什么动静的天幕,忽然在思考,那里面是不是真的有人在住。

从他的视角看过去,天幕离地面很近,不像月亮那样高悬在天上,仿佛触手就能碰到。

苏轼下意识伸手去碰,并没有想象中的实物触感,反而被天幕的突然启动吓了一跳。

【周幽王派兵攻打褒国,褒人恐惧周朝国力,将一众美人送入了宫,其中就有褒姒。】

【又过了一年,周幽王在后宫见到褒姒,对她一见钟情,立马将她立为了妃子,周幽王对褒姒极尽宠爱《列女传》里有记载“惑于褒姒、出入与之同乘,不恤国事,以适褒姒之意”,后来诗中说的“从此君王不早朝”也不过如此了。】

【但不知道是因为离开了家乡的缘故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即便是在周幽王这样的宠爱之下,褒姒美则美矣,却是个冰美人,从来不笑。】

天幕说到这里,苏轼就关上了窗,找了两块棉花把耳朵堵住。

倒不是因为别的,只是苏轼本人并不认同天幕所说的,周幽王惑于褒姒,因而亡国。

历朝历代,只要是把国家给弄没了的君王,总会给他配一个祸国殃民的妖姬,妲己、妹喜、再到褒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