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琛说到做到。
从连伊山回城里后,他说服了宋安堂和肃北县衙的官员,找了几名壮丁便着手干了起来。
袁芝瑶依旧是每日施粥,宋妍偶尔会来帮忙,只是再没提凌琛意图对她不轨之事。
当初领取占城稻种植的百姓,田地里的稻子都还好好地生长着。连伊山下荒地的沟渠挖掘和玻璃温室搭建也都有序在进行着。
肃北百姓对凌琛从一开始无止境的谩骂,到现在态度似乎有了一丝松动,至少不再称他为狗官了,能好好叫上一句凌侍郎。
这日,袁芝瑶和宋妍正将刚做好的大白馒头端出来,有人凑上前问道:“袁娘子,听说凌侍郎在那荒地上搭建的玻璃温室有了成效,这才三月初还未立春,那地上的冻土便化了。我看啊,照这么下去,就算不种占城稻,这荒地里种上些土豆、玉米,也够咱们吃上一段时日的了。”
袁芝瑶笑了笑,递给他两个馒头,“陈伯,当心烫。”
她还未回话,一旁有个年轻的刘郎君便先抢话道:“这土豆啊吃多了要吃坏身子的,玉米种下去大半年才有收成,我看还是得靠占城稻。我家地里现在种着我看挺好的,再过个一个多月,便能收成,到时候你们可别羡慕!”
这郎君当初去了永乐,与凌琛和袁芝瑶还算熟识,此次回肃北便第一时间领了占城稻在自家农田种上了。
其余几人附和道:“俺觉得今年许是与去岁不同。刘郎君,你可还记得,当初凌侍郎在永乐与我们说过,去岁占城稻颗粒无收,不是种子的问题,是人的问题。那柳侍郎肯定是在种子上动了手脚,害了这么多百姓!如今凌侍郎来了,苦日子就要过去了。”
“就是就是,你看凌侍郎,又是让袁娘子来施粥,又是想办法让大伙种上占城稻。不愿意种也没关系,他跑到连伊山下找来了那片荒地,还想了办法解决冻土的问题。若是此次能成,咱肃北往后就算是有救了。凌侍郎是肃北的救命恩人呐!”
袁芝瑶听着大伙儿对凌侍郎赞誉有加,笑盈盈地也不插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