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蘅要往外走,沈钦想追上去解释,却被她拦了一步。她眸色重新变回疏离冷淡,正色道:“沈大人忙碌,不必相送,留步吧。”
春闱暂止之事闹得不小,为了不扰了士子应考,查处之事一直等到春闱事毕。
这才有都察院的人奉上了所谓的证据——一封元蘅亲笔所书之信。
里面尽是今科春闱的考题,还附有详尽流畅的答卷。文辞笔触,与元蘅之习惯一般无二。
“跪下!”
皇帝怒极拍案,将此信扔至元蘅面前。
元蘅不明就里,只是应声跪了,将那信捡来拆开看,登时拧紧了眉。
“亏得朕那般信任你,你竟做出如此鬻题敛财徇私之事,实乃罪不可恕!”
此信笔迹与元蘅所书之相像,连元蘅都分辨不出。只是她却从未书过这样一封信纸。忽而,她从第二页纸中找出了些许端倪,强行镇定声息,再拜:“陛下,此信并非臣所书写!”
“证据确凿你还要如何狡辩!”
皇帝的目光极冷,仿佛只要元蘅说不出个名堂来,今日就必下旨将她下诏狱受刑。
“且不说簪花小楷模仿起来容易,此信字迹又虚浮游离,况且,臣的父亲字思矣。名讳中有‘矣’字,为避父讳,自幼习字起便会撇去一点不写。而此信共有不下十个‘矣’字,而此字却完整流畅似经年习惯所成。此人模仿臣之笔迹,却忽略‘矣’字,这难道不算疏漏?”
元蘅重新将信呈了回去。
皇帝翻看信纸,发现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