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鼎沸人声都没有吸引王扶景的注意,她只想着让徐仲臣出面解决一下,小孩子之间的事情,给几粒芝麻糖就解决了。
在路上能劫到蒋重阳就更好了,先跟他说清楚了别回铁匠铺,省的吃官司受苦。
说来徐仲臣已经做先生好些天,她城南城北的街市也都摸得差不多了,也还从未去过东阳书院呢。
这下正好去瞧瞧,看看东阳书院长什么样子。
幸好东阳书院名气很大,城中人大多数都知道书院的位置,她一路问过去也能找到。
这边她正急匆匆赶着路,徐仲臣那边却是一番兄友弟恭的和睦场面。
第17章 活该娶妻
东阳书院坐落城东,紧挨着风景秀丽的皇家别院。
在这寸土寸金的锦绣官城,东阳书院便占地有三百亩有余,不可谓不豪不横。当初建造此座书院之人乃是著名的八大家之一,王海离。因擅建工、诗词、治学,又是丙申年进士,先帝亲封王海离为书院督工,共历时八年,用纳役工五千多人,方才建造了这所及其漂亮清幽的东阳书院。
此间书院之中,有河湖穿流而过,有天然山丘缓缓起伏,其旁、其上皆修建水亭、山亭,用以曲水流觞,观景吟诗,体悟天然。
方寸一大,学堂自然也非寻常学堂可比,数座工整巍峨的学堂依照用途不同分为六座,各自建造在书院不同方位,因此,又特别建造了风格迥异的庭院划分了学区。而学区之外,更设数座清雅桐漆的小筑,用以收馆藏书,休憩冥想,各有公用。
行走其间,参天古木苍翠欲滴,亭台楼阁参差错落,曲径盘恒,砖瓦严修……走过一段路,便觉心如止水,耳目清明,南昭的燥热仿佛完全被隔绝在外。
学生们学完早课,先生们便会稍稍各自休整,也有趁着早上的光景游览散步的,徐仲臣就是其中一个。
此刻,他正收了视线,笑着对同行人赞叹道,“王海离前辈建工卓越,这等美景当真是鬼斧神工。”
“王前辈呕心沥血之作,后人望尘莫及。”
说话之人墨眉长眼,肤色稍白,一身深青色刺绣长袍潇逸洒脱,好一个翩翩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