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救济院除了发放些微薄的补贴外,并没有太多福利,于是每家寄养所只能自己想办法捞好处。

这些都是秘而不宣的潜在规则,平常干事们帮着隐瞒,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可。

更何况奈尔森所在的寄养所被一位叫做“斯塔西妈妈”的女人把控,她总是能够用最少的资金养活多个的孩子。

当然这里的养活是指吃不饱,但不至于饿死,把所有孩子都养得骨瘦如柴。

她还会让这些孩子尽可能的学一门手艺,为以后的生活做准备,听起来真是非常“爱孩子”的一位母亲。

斯塔西被人交口称赞,可是她手下的孩子被送出去时往往才几岁。

小家伙们走路摇摇晃晃,偶尔会死在半路上,或者是被严厉的“师傅”失手打死。

斯塔西自然会找对方要说法,如果有心人去调查的话,就会惊讶的察觉,从斯塔西妈妈那领孩子的人早就被救济院拉入黑名单。

躲过“做学徒”的命运,又幸好没被饿死,孩子越来越大,吃的越来越多,却没有到达返回救济院的年龄时。

那么这位仁慈心善,尽心尽力的斯塔西“妈妈”就会采用一些别样的方式让这些孩子消失。

偏这位斯塔西母亲和某个干事有染,于是每次调查的事情都会不了了之。

斯塔西的谎言很简单,就是一个孩子贪玩,偷了寄养所的东西,在逃跑的途中慌不择路,正好遇到了红绿灯爆炸,这才落水。

所以落水事件和寄养所没有半点关系,和斯塔西妈妈本人也没有半点关系。

既然提交上去的报告中有位偷盗不成差点儿害死其他孩子的“卑劣jian种”,那必然要推出一个人坐实且背黑锅。

这件事就落在了奈尔森头上,谁让奈尔森真的是个小偷,还是个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