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栓子准备去康平伯府找宋伯父,想去郊外马场骑马的时候,自封栓子“未来泰山”的宋伯爷适时地送来一块郊外马场的牌子。

表示张家侄子会试辛苦了,有没有想骑马的打算呢?如果有,只要拿着牌子,马场的马随便骑,包括自己的汗血宝马。

这可正合了栓子的意,等待放榜的这十天里,栓子有大半的时间都泡在马场里,感受着汗血宝马的速度与激情。

其他时候,要么陪娘去巡店,要么陪妹妹去国子监看书,要么干脆哪都不去,就在家放空。

这日子,只能用一个“爽”字来形容。

栓子过的是很舒服,可作为主考官的吴敏政都快累死了。

这活他是真的想拒绝啊,可陛下都开口了,他一个当臣子的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这些年里,自从老吴同志以状元的身份进了翰林院,除了上次会试,他有儿子参加,为了避嫌没去以外,其他时候每到会试,他不是当同考官,就是当主考官或者副主考官。

每一次日以继夜地批改完试卷,排好名次,完成最终的工作后,他都觉得自己浑身脱了一层皮,总有种折了寿的感觉。

所以这次全部搞定以后,吴敏政暗下决心,二儿子一定要抓紧时间培养,不管怎么样得把举人先考出来,至于进士,多考几次也挺好的。

三月二十八,是放榜的日子。

张老汉天不亮就起床了,穿上新衣服,去佛堂祈祷祖宗保佑,保佑大孙子高中进士,光耀门楣。

李若兰也是,天还没亮就把丈夫叫醒,忐忑地诉说着自己的焦虑。

张清远其实跟媳妇差不多,也是一晚上没睡好,对他来说,儿子放榜可比当年他自己放榜要紧张多了。

因为为了不给儿子压力,他完全没问儿子的答题内容,毕竟文章这种东西,全凭主观,万一自己觉得中进士没问题,考官们偏偏就不觉得呢?

等吃过早饭,上班的没去上班,上学的也不去上学,众人齐聚一堂,坐在正厅一边聊天,一边等着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