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怎么了?”薇薇立刻接上话。
“那怪不得呢!”李若兰看向池萱,笑着说:“萱姐,我记得你说过,你们想要过继的那个孩子读书天赋不错?”
池萱微微颔首,“嗯,我也是今天收到信才知道,那孩子今年才十一岁,去年已经考中童生了,但我婆母怕他少年得志,忘乎所以,所以又考察了半年,发现品性确实不错,递了话过去,那家人都没意见后,这才给我来信让我回去的。”
“娘,您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意思啊?”薇薇急得不行。
“呵呵呵,薇薇别着急。”李若兰安抚了女儿,接着说:“你们这两天没出去,所以不清楚,昨天刚颁布了个诏令,国子监要大改,凡是不到十五的秀才以及不到二十五的举人,都可以到国子监读书,年龄超过的,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入学资格。”
池萱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
“没错,那孩子才十一,既然潜力很不错,四年的时间应该足够让他考中秀才了,到时候你带他来京城读书就是。”
池萱平静下来,“办法是好,就是不知道他愿不愿意上京了。”
“事关前途,就算他不愿意,他的亲生爹娘也会劝的。”李若兰分析道。
“啊?既然事关前途,为什么不干脆让他现在就来京城读书啊?京城的书院多的是,这样我就不用跟先生分开了。”薇薇表示不理解。
“薇薇,你也不能光顾着自己啊,那孩子才十一,就算过继到你先生名下了,也肯定不愿意轻易离开亲生爹娘,怎么着也得再大一点吧,如果换成你十一岁的时候,愿意离开爹娘好多年?”李若兰劝道。
“自然不愿意。”薇薇摇摇头,“好吧,我刚才没考虑那么多,先生,您一定要好好培养那个孩子啊,争取让他早日考上秀才,这样我们就能团聚了!”
“我知道的。”池萱笑着看向自己的学生,眼中满是宠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