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说,老子看你今天怎么解释!”张老汉缓了缓,这才慢悠悠走回座位上,瞪着大儿子,正所谓父母在不分家,儿子刚考上秀才就要分家这是身为一个古代大家长不能接受的。

“是这样,你大孙子不是读书好嘛,我想送他去一个好一些的学堂,以后考个举人做个官什么的,那咱家就彻底改头换面啦!”

张老汉点点头,孙子如果可以当官,那确实有面子,“话虽如此,那也不用搬走吧,镇上有的是学堂。”

看着小老头缓和下来的神色,张清远松了口气接着说:“镇上学堂肯定不如县里啊,县里太远,不搬过去栓子每天来回一趟时间太久,多辛苦啊,而且我去了县里,也能专心读书,就算以后考不上举人,开个学堂也可以贴补家用啊。”

张老汉“嗯”了一声,感觉大儿子说的有点道理。

张清远继续道:“而且呢,爹,你有没有发现一个事,那就是村里人只认钱,我虽然考上秀才,但廪生发的钱粮咱们还没领,收稻子的时候我也跟着下地做活,村里人是不是对您没那么尊敬了?您再想想,从什么时候开始村里人又来巴结您的?”

作为一个爱面子的小老头,张清远这一条直击痛点。

老大说的有些道理,流水宴过后,那些人好像还经常问自己秀才能发多少钱粮,又问老大以后准备做什么,当时自己怎么回答的,说不清楚?说老大不准备出去?那时候自己还没发现,现在回过头想想,那些人好像还真有种看自己笑话的心态。

至于改变,应该是从咱家出了五两银子聘礼传出去之后的事了,老有人问自己秀才是不是真这么赚钱,这他也不知道啊,毕竟老大赚的钱都是写话本得来了,不敢露富,只能装傻笑笑,他们反而对自己更加热情了。

张老汉顿时一拍手,这些踩低捧高的家伙!不过小老头简直是人间清醒,虽然气恼村里那些家伙,但老大的小心思他还是一眼就看出来,斜眼撇着大儿子,“臭小子,你不会是不想下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