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朝廷政事渐渐稳定下来,可没想到战场上的事却发生巨变。
当时大鄢与爻族打了许久,爻族人骁勇善战,鄢朝士兵被打得节节败退。就在他们即将失守时,容征从另一边带兵打了回来。
这件事本该是件荣嘉,可有大臣却发现,容征带来的是别一个国家的兵队。于是,他们大做文章,认为容征有叛国通敌的嫌疑。
可容征却觉得,他只是为了借兵才与别的国家做了交易,并没有出卖什么。
而他们所做的交易不过是那个国家想要得到鄢朝的维护,世世不能攻打他们。
他本是立了护国的大功臣,却被人举于风口浪尖,以叛敌之罪唾骂。
若不是薛将军以一己之力替他揽下了罪责,恐怕早就被那昏庸的皇帝赐死了。
赐死一个救国救民的军人,何其讽刺?
对于一个保家卫国的将军来说,被冠以叛国通敌的罪名是最为侮辱的。
而姜显嵩定然也清楚。
他曾想过要替容征和薛将军作证,可李卫泱却阻止了他,他说,自古以来,皇帝最忌讳文臣和武将结好,若是姜显嵩替容征出头了,定然会惹来皇帝的猜忌。
于是,他选择了隐忍了。
可令他没想到得是,那些奸臣为了逼死薛将军,竟不惜作假,伪造出了与别的国家各种往来交谈的信。
这下,薛无论说什么,皇帝都不愿再见他。
被长期的毁谤侮辱后,薛将军终于以死血迹棱台。
而容征也因此恨上了这些自诩清高的大文臣,也恨从头到尾都冷眼旁观的姜显嵩。
二人的感情从此破裂。
容征一步步爬上将军的位置,远在边疆从不插手朝廷之事。
那些大臣喜欢逼死一个又一个忠臣,就连李卫泱也未能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