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月找季尚书是为了说说“穿越基建必做二三事”。
方子她也不记不清,反正就是个大概。来源都不准备编了,季尚书自己脑补去吧。
季尚书记了一脑门的水泥?玻璃?晒盐?高炉?焦炭?
“一年两年不一定成,季尚书都叫人试试。”说了半天,口干舌燥,赵明月喝口茶,“还有农具和纺车,让工匠们下地干干活,学学纺织,哪里吃力改哪里。”
赵明月:“赏银提高,三两五两到百两都成,本宫叫少府每月给工部拨银子。只要做好记录,没有昧下银子,季尚书尽管叫匠人们试。”
“咱们在不浪费的前提下,尽管花。”赵明月补充道,“少府现在不用贴补凉州和云州了,本宫又有银子了。”
银子不花出去就是普通金属,还占地方。
各种珍宝还要费银子费人工养护,要来作甚?通通换成银子,让世家大族来买,她再把银子花出去,完美循环。
季尚书咽了咽口水,少府的银子,给工部花?
娘娘对他们工部义薄云天!
工部以后就是娘娘的工部!
一股热意从心中升起,季尚书慎重道,“娘娘放心,微臣定会盯紧了工部,不叫他们浪费银钱,早日造出娘娘说的水,水泥那些。”
赵明月鼓励道,“工部若是做出了这些东西,大武必定繁荣昌盛,万国来朝。到时候季尚书必流传千古,立传,塑像都少不了。”
季尚书手都抖了,还不忘问一句,“娘娘所说这些都有大用,不知可有来历?若是不便说,那就不说了,微臣实数好奇。”
赵明月故作神秘,“佛曰,不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