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的起因是吏部钱侍郎宠妾灭妻。平日里多番抬举一个妾室也就罢了,居然偏心这妾室生的小儿子偏得没边了。
本该留给嫡子的七成以上家财, 他要分一半给小儿子。
这正室能忍?
趁着钱侍郎外出办差, 要给这妾室卖了。妾室走投无路之下, 投了井。
这小儿将嫡母告到了大理寺。
宠妾灭妻, 妻逼死妾, 庶子告嫡母。
这可是好久才出一次的大瓜,京城百姓纷纷端起了碗,等着下饭。
有说这钱侍郎不对的,“宠妾就宠妾,怎么能嫡庶不分呢。若不是在分家财上太过,那正室也不会逼死妾室。”
有说这正室狠毒的, “人来你家, 好歹也生了儿子,怎么能说卖就卖呢?”
边上就有反驳的, “妾通买卖, 儿子是儿子,妾是妾, 母凭子贵也不是这个贵法。”
有自认明眼人的,“说到底还是这钱侍郎违了规矩, 若是按祖宗礼法分家产,这正室也不会恼羞成怒。”
旁人纷纷附和,“那可不,本该是人正室的儿子的,偏要给庶子,能不出祸端?”
大理寺按照以往经验,庶子告母打了板子,正室逼死妾室罚了银子,钱侍郎宠妾灭妻,是非不分,降了官职,罚了俸禄。
这事儿本该到这就结束了。
也不知皇帝最近是太闲了还是咋地,在勤政殿又说起了。
“好好的一个人,就这么死了,也不知她的爹娘和儿女会多伤心。这做人妾室,也还是个人那,就这么平白无故没了,可怜呐。”皇帝摇摇头,看起来颇为可惜。
“啧啧,为母伸冤还要先被打一顿,谁叫他有两个母呢。生母怀胎十月,嘘寒问暖,满腔拳拳爱意不能辜负。目睹生母含冤而死,无动于衷,不配为人那。将嫡母告上衙门,枉顾礼法,是为不孝,前程也毁咯,可悲可叹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