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政令从京里到州府,从州府到县城,再传到各村子里或是通知村长们来听?近的地还好,远些的州府和县城这么一路传下去,快的话也得一个多月吧?”
“就是,这一条刚传完,另一条又来了。总不能叫差役们天天去各村子里转悠,或是让村长们隔阵子就去趟县衙吧?还做不做活了?”
“我就是在想啊,这政令也不用所有的都叫百姓们知道吧?咱也记不住那许多啊……”
“其实啊,我王某人这倒是有个好法子,还不耽误事,就是说出来也做不到,白说。”
“啥好法子?王老爷您说说,给我们大伙也听听?”
“你看啊,这朝廷开的技艺学堂,娃儿们每天一早就去了,晚上回来吧?”
“若是各村子里都有在县城读书的娃儿,说给他们听了,十天半个月的回家一趟,顺便就说给村里了。若是实在着急的,还得差役挨村去讲。”
……
几天之后,王老爷这条说法赫然在奖励二两银子的那一栏告示里出现了。
后头还有备注,虽现下还不能用上,法子很好。
王老爷捧着银子满脸通红,他向朝廷谏言了!
虽然不知道是哪位大人听了去,还把这名头给他了,但他确实这样说过没错!
几个常聚一起说笑的百姓们那叫一个羡慕,盯着那二两银子舍不得眨眼。
王老爷请大伙喝茶,将那二两银子当成传家宝藏起来了。
得了奖励银子的不止王老爷一个,百姓们对议政阁挂出来的议题更加感兴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