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尚书安排了人每日到各茶楼讲拼音。这种朝廷出面教学的事儿还是头一次, 讲的又是新鲜东西,百姓们颇为捧场,茶楼场场爆满。
再有朝臣纷纷到各书铺子买那几本拼音教学和著译, 权贵富商纷纷效仿。
一套怎么够?各房书房得有, 还未进学, 已经启蒙的小儿都得有一套。
拼音一夕之间就在京中形成了燎原之势,快速向周边府城蔓延。
同时礼部派往各府城教学的人陆续出京, 去往大武四面八方。
小儿们都学得很快,不少人家咬咬牙, 买回一本有拼音著译的启蒙书籍。
别说, 对着拼音真能认字!
这可比去私塾学字便宜多了, 还能家中的娃儿们一起学。
本本署名第一的都是“中华”, 但京中小道消息传得快, 大伙都知道拼音是皇贵妃想出来的。
“娘娘不愧是十五岁的进士,原来是有读书的秘诀!”
“这认字的秘诀咱都知道了,不知道娘娘还有没有写文章、做算学、学律法和作诗的秘诀?”
“嗤,你想得还真美,样样都有秘诀,不人人都考进士去了?”
“反正我觉得有!”
……
茶楼里, 下值回家换了衣裳的几人在一个隔间谈论拼音。
“这拼音看着简单, 学了才知道真是玄妙。”
“刘大人说得是,若是给所有的字都注上, 再注上释义, 岂不是只要有一本这样的典籍,其他的书就都能看明白了?”